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媒體怎樣報導醫界?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? 歡迎論述,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!

版主: 版主021

回覆文章
頭像
mustela
V1
V1
文章: 1286
註冊時間: 週三 8月 23, 2006 9:26 am
表達感謝: 1 次
擁有感謝: 55 次

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mustela »

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---保單當作遺產規劃,是一個隱藏費用與稅務風險的雷區--

金蓋紅

近年來,投資型保單與儲蓄險常被包裝成「兼顧保障與傳承」的金融商品。業務員口號式的推銷,讓許多人誤以為只要買一張保單,就能同時避稅、理財、傳承。然而,這樣的說法往往不切實際,甚至可能成為財務與稅務上的雷區。

首先,傳承的核心在於法律,而不是金融商品。遺囑、信託、受益人指定,這些工具能清楚界定資產流向,避免爭議與模糊。相比之下,保險員常強調「壽險免遺產稅」,但這只是特定情境下的效果,且存在查核風險。若投保行為被認定為「假保險、真避稅」,免稅效果可能失效。真正穩定的傳承,必須依靠法律制度,而不是依賴複雜的金融商品。

其次,保障的本質是風險管理,而不是投資。保險的設計初衷,是在死亡、疾病或意外發生時,提供家庭一筆資金以維持生活。定期壽險、醫療險、意外險,這些簡單的保險才是保障的核心。當保險被包裝成投資工具,消費者往往忽略了保障需求,反而把資金投入高費用、低透明度的商品,失去了保險的本質。

再者,複利是家庭財富的長期引擎。複利的力量來自於時間與低成本。當資金被放進高費用的保單,手續費、管理費、退保損失,會在多年裡不斷侵蝕複利效果。相反地,若資金投入低費用的寬基指數基金,長期持有,複利的成果將完整留在家庭,而不是流向中介。這才是最務實的財富傳承方式。

從激勵結構來看,保險員推銷投資型保單或儲蓄險,動機往往來自高額佣金,而不是消費者的最佳利益。當銷售端的激勵與消費者的需求不一致,話術就會取代真相。消費者若不提高警覺,最終可能把複利交給中介,把風險留給自己。

因此,面對「保單傳承」的話術,我們需要回到常識。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投資靠低費用資產。這三者分工清楚,才能避免混淆與誤導。任何試圖把傳承、保障、投資三者混合在一張保單裡的設計,往往是費用堆疊的產物,而不是智慧的財務規劃。

保險能節稅,但不是避稅萬靈丹;投資能累積複利,但必須控制成本;傳承能穩定延續,但必須依靠法律。當我們把傳承交給清楚的法律與低費用資產,把保障交給簡單的保險,就能確保複利留在家人手中,而不是流向中介。這才是最務實、最公平的財富傳承之道。
頭像
smallant
榮譽院長級
榮譽院長級
文章: 106778
註冊時間: 週一 3月 10, 2008 5:50 pm
表達感謝: 45 次
擁有感謝: 63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smallant »

謝謝提供資料
頭像
台北客
榮譽院長級
榮譽院長級
文章: 63299
註冊時間: 週五 7月 21, 2006 10:38 am
表達感謝: 11 次
擁有感謝: 8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台北客 »

有一種叫做傳承保單
跟投資型保單無關
可以參考看看

https://vocus.cc/article/6503194dfd89780001fa8137
本是青燈不歸客
卻因濁酒戀紅塵
頭像
台北客
榮譽院長級
榮譽院長級
文章: 63299
註冊時間: 週五 7月 21, 2006 10:38 am
表達感謝: 11 次
擁有感謝: 8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台北客 »

傳承保單是一種利用壽險來規劃財富傳承的方式,主要優勢在於身故保險金不計入遺產、可指定受益人且不受《民法》特留分限制、可預留稅源、以及能以分期給付方式避免保險金被濫用。透過保單,要保人可以靈活安排財富,並確保最終能按照自己的意願,將財富傳承給指定的受益人。
主要優點
身故保險金不計入遺產: 有指定受益人的壽險給付,可獨立於遺產繼承程序,快速將資金給付給受益人,有助於預留稅源,並避免因遺產糾紛而延遲繼承。
不受特留分限制: 保單受益人的指定不受《民法》特留分的限制,要保人可以將財富指定給想給予的對象,即使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單位或個人。
彈性的分配方式: 可選擇一次給付或「分期給付」機制,例如「定期給付」或「定額給付」,避免一次大筆現金導致子女管理不當或被詐騙,類似信託的功能。
保單自主性高: 許多保單的受益人可隨時變更,比遺囑修改更具彈性,能依據人生階段或家庭狀況隨時調整。
資產傳承更私密: 相較於遺產分配,保單理賠金的給付過程相對私密,不易引發家族成員間的爭執,有助於維持家庭關係和諧。
傳承保單的注意事項
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: 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人,應注意可能會有贈與稅問題。
指定受益人要加上法定繼承人: 為避免法定繼承人因沒有指定受益人而被排除,建議在填寫受益人時,也將法定繼承人納入,以免發生意外。
保費成本: 若擔心短時間內繳納保費壓力,可考慮美元保單,因其保障槓桿較高,或選擇分紅保單,可將保費投入資產累積並參與紅利分配。
身故保險金的課稅問題: 若身故保險金超過新台幣3,740萬元,需留意最低稅負制的課稅問題。
本是青燈不歸客
卻因濁酒戀紅塵
頭像
hjh
院長級
院長級
文章: 29591
註冊時間: 週二 8月 05, 2008 11:39 am
來自: Taiwan Formosa
表達感謝: 3 次
擁有感謝: 32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hjh »

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103178

在實務上,國稅局會根據「實質課稅原則」,依個案決定是否課徵遺產稅,財政部也有明確的「八大樣態」,分別是舉債投保、鉅額投保、重病投保、高齡投保、短期投保、躉繳投保、密集投保、保費略高或相當於保險金額。這八大樣態,可能會讓身故理賠金被判定為「須課稅」。
有些要注意的地方
頭像
smallant
榮譽院長級
榮譽院長級
文章: 106778
註冊時間: 週一 3月 10, 2008 5:50 pm
表達感謝: 45 次
擁有感謝: 63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smallant »

傳承保單的注意事項
要保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: 若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人,應注意可能會有贈與稅問題。
指定受益人要加上法定繼承人: 為避免法定繼承人因沒有指定受益人而被排除,建議在填寫受益人時,也將法定繼承人納入,以免發生意外。
保費成本: 若擔心短時間內繳納保費壓力,可考慮美元保單,因其保障槓桿較高,或選擇分紅保單,可將保費投入資產累積並參與紅利分配。
身故保險金的課稅問題: 若身故保險金超過新台幣3,740萬元,需留意最低稅負制的課稅問題

筆計ing
Roy9106
V3
V3
文章: 3189
註冊時間: 週一 9月 17, 2012 9:02 pm
表達感謝: 1 次
擁有感謝: 4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Roy9106 »

傳承保單真的是要傳承
身故保險金要領回才不會虧
不然隨便買了中途解約就大虧,保費吃掉了一大部分

聽說富邦有百億保單,不知道是不是這種單
好想收攤來去深山裡念經
頭像
smallant
榮譽院長級
榮譽院長級
文章: 106778
註冊時間: 週一 3月 10, 2008 5:50 pm
表達感謝: 45 次
擁有感謝: 63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smallant »

Roy9106 寫: 週五 11月 21, 2025 6:58 pm 傳承保單真的是要傳承
身故保險金要領回才不會虧
不懂您的建議
頭像
hjh
院長級
院長級
文章: 29591
註冊時間: 週二 8月 05, 2008 11:39 am
來自: Taiwan Formosa
表達感謝: 3 次
擁有感謝: 32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hjh »

猜意思是
如果因故反悔
錢不想給受益人了
(自己要用錢、受益人不孝..之類的?)
要把錢拿回來
那就必須解約
會蠻虧的
頭像
514
主任秘書
主任秘書
文章: 9891
註冊時間: 週四 11月 23, 2006 11:26 am
表達感謝: 4 次
擁有感謝: 8 次

Re: 傳承靠法律,保障靠保險,複利留給家人

文章 514 »

快活靠健康,保障靠coco,身後只留回憶。

死了,都沒你的事了。想那麼多幹嘛!

活著的每一天,如何快快樂樂去活才重要。
人生最快樂的是:吃喝拉撒睡。
回覆文章

回到「★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