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想啥就講啥】派公工
台灣自清代以來,就有派公工(kong kang)的習俗,所謂公工應該與現在的志工相像,不過志工完全是自動自發的,而公工有些強制性,應該和義務勞動比較像。
現在,我們社會比較有錢,政府也跟著有錢,現在村庄內要做任何大小工程,都是由政府出錢請人做。可是在民國5-60年代之前,人民窮政府也窮,小工程都由村裡的頭人派村民義務去做。
舉例說,村內要拜拜,道路都被牛車走得坑坑洞洞,怕行人走路摔倒,就由村中頭人指派村民去修補,是沒有工資的義務工作,這樣叫派公工。
所謂村中頭人是指村長、爐主、知識分子…. 等等,古早人比較善良,村中頭人叫你去做你就去做,不敢說不,不會像現在的人;「怎麼叫我去做?你自己不去做」。因為過去的人會尊重頭人的意見,總認為既然他是頭人,應該尊重他。
過去的道路都是土路,每當下雨天,尤其牛車走過,道路就坑坑洞洞,崎嶇不平,或小溝橋被大水沖壞,不好行走,或是夜間巡庚….. ,這些都是由公工去做。
一般來說,公工都是輪流性質,從第一鄰輪到最末鄰,不過各地方輪流方式不同,有的是按戶輪流,有的按20歲以上男人輪流,通常後者比較公平。
有的頭人比較會做人,自己捐些錢或募款來煮些點心,讓公工吃些點心皆大歡喜。有些小橋壞了,路邊崩塌了,須要用到錢來修,這些錢大多數頭人出的,或是有的人捐錢抵公工。做公工大概在民國7-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之後,公工習俗就消失了,最後消失的可能是嘉義的嘉邑行善團,他們做公工做到民國90年代才消失。
老仙ㄟ身為醫師,每天都在忙病人,所以我沒有過做公工,頭人也不好意分配我去做公工,但是我都會捐錢抵做公工,甚至捐款都是名列前茅,所以我沒有做過公工,別人也不會多講話。
【想啥就講啥】派公工
版主: 版主021